995健康网|亚健康|饮食禁忌|中医拔罐|房事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995健康网>> 儿科>> 频道资讯>>如何正确辨别肠套叠的症状

如何正确辨别肠套叠的症状

>> 返回 儿科 首页
"如何正确辨别肠套叠的症状"的内容简介:

怎样准确区分肠套叠的体征?病理:均可见到鞘部及套入部,少数为三层,庞大者可以有五层。一样伟大肠套叠皆为顺行性套叠,逆行套叠少见。近端肠管依正常蠕动方向套入远侧肠腔内者称为顺行套叠;相反远端肠管套入近段长管者称为逆行套叠。多发肠套叠后,套入部随...

阅读全文

病理:

 

如何正确辨别肠套叠的症状

均可见到鞘部及套入部,多数为三层,复杂者可以有五层。一般肠套叠皆为顺行性套叠,逆行套叠少见。近端肠管依正常蠕动方向套入远侧肠腔内者称为顺行套叠;相反远端肠管套入近段长管者称为逆行套叠。发生肠套叠后,套入部随着蠕动的增强逐渐前进,该段肠管所附着的肠系膜也被拖入鞘内,其颈部被束紧。由于鞘层肠管持续痉挛、紧缩而压迫套入部,尤其在颈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初期静脉受阻,组织充血性水肿,套入部的肠壁静脉明显扩张,粘膜细胞分泌大量粘液,粘液进入肠腔后与血液、大便混合呈胶胨状排出。肠壁水肿不断加重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加剧,最后引起动脉受累,供血停止而发生套入部肠壁坏死。基于各部位肠管血液供应受阻的程度不同,因而坏死最先发生于受压最紧的中层及鞘部的转折区,最内层发生坏死较晚,而鞘部很少出现坏死。

类型:

肠套叠可以发生于小肠和大肠任何部分,因套入部位不同可分成下列几种类型。

①小肠型(空-空肠;回-回肠;空-回肠)。

②结肠型。

③回结型。

④回盲型。

⑤回回结型。

⑥多发型。

小儿肠套叠以回盲型和回结型最多见,占70%~80%,其次为回回结型,占10%~15%;结肠型占2%~5%;多发型约占1%;空-空型肠套叠罕见,而且多由于器质性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

腹痛:为最早症状,突然发作,哭闹不安。腹痛为阵发性,每次延续数分钟,但间歇10~20min后又重复发作,反复不止,久之病儿疲惫不堪,进入无力挣扎的半睡眠状态。肠套叠出现腹痛者约占90%以上。

呕吐:约有80%的病儿出现呕吐,吐出奶汁、奶块或其他食物。吐的次数不多,逐渐吐出胆汁,晚期时含有粪便。

血便:多在发病8~12h排出血便,为粘稠的果酱样大便。

有时为深红色血水,说明肠壁损伤严重,非手术复位时应特别慎重。自然排出血便者仅占30%左右,而肛/门指检或放入肛管发现血便者约占60%左右,因此,常规肛诊检查可发现血便者约占90%,对确诊很有帮助。

腹部检查:早期当患儿安静平卧,在保持腹肌松弛时进行检查。75%左右的患儿可扪及腊肠形肿块,质地稍硬而具有韧性感。最多见于右上腹肝缘下,在触动包块时患儿有不适感,有时腹肌呈反应性紧张。晚期因为腹胀明显,进而肠管绞窄坏死,炎性渗出刺激腹膜引起腹肌紧张,此时患儿不能合作,很难触及肿块。

全身情况:早期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脉搏正常。24h后随着症状加重,病情逐渐恶化,小儿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全身呈严重脱水,体温升高至39℃以上,脉率加快,48h后因腹胀严重,膈肌抬高,影响呼吸。发生肠坏死后出现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患儿全身中毒症状不断加重,脉搏细速,高热40℃以上,昏迷、休克、衰竭,以至死亡。

儿童肠套叠的特点:一般说来,儿童肠套叠与婴儿肠套叠的区别不大,但年龄越大,发病过程多较缓慢,呈亚急性肠梗阻的症状。腹部绞痛和腹部包块多见,但呕吐、便血较少。据统计,儿童肠套叠便血约占40%左右,而婴儿肠套叠出现便血者有80%以上。在全身情况方面,儿童肠套叠发生严重脱水、休克者少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晓靓)

推荐专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关于儿科疾病的更多资讯!
关于我们|产品中心|营销服务|合作洽谈|服务声明|招聘信息|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推广服务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