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包囊虫病 骨包囊虫病的知识,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的先容,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概述人体不但是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的终宿主,还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猪肉绦虫的受精卵被人吞下后,卵内的幼虫(六钩蚴)穿过肠壁,移行到肠道外的差异部位(如脑、眼、肌肉、皮劣等)发育成囊...
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概述
人体不仅是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的终宿主,还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猪肉绦虫的受精卵被人吞下后,卵内的幼虫(六钩蚴)穿过肠壁,移行到肠道外的不同部位(如脑、眼、肌肉、皮下等)发育成囊尾蚴而引起囊虫病(cysticerosis)。
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临床表现
根据寄生的部位而异。
1.脑囊虫病。
(1)癫痫型:最常见,反复发作各种类型癫痫。
(2)脑膜炎型:具有急性、亚急性脑膜刺激症,发热等症。
(3)颅内压增高型:具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特征。
(4)痴呆型: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及精神异常。
(5)脊髓型:表现为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
2.皮下组织及肌肉囊虫病
可于皮下触及圆形或椭圆形囊虫结节。
3.眼囊虫病
可出现视力减退。
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诊断
1.有肠绦虫病史,或粪便中发现绦虫卵或节片。
2.出现癫痫、颅内高压、精神障碍三大症状,或同时伴有视力障碍,皮下结节。
3.免疫学检查: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者有助诊断。
4.脑CT检查有助诊断。
5.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可见囊尾蚴头节。
6.脑囊虫病应注意与原发性癫痫、结核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相鉴别。
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病原治疗:吡喹酮,脑囊虫病总剂量180mg/kg,分3~4次口服;皮肤肌肉囊虫病总剂量120mg/kg,分3-4次口服。阿苯达唑,每次10mg/kg,每日2次,10日为1疗程,间隔2周再服第二疗程,一般2~3个疗程。
(2)手术治疗。
2.中医治疗
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预防
囊虫病绝大多数是猪条虫病的自体感染,或进食猪条虫卵污染的水和食物引起感染的。因此,忌吃生肉或半生不熟的“米猪肉”,讲究饮食卫生与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囊虫病杀虫治疗时易诱发高热、头痛、抽搐、脑水肿与癫痫发作,危险性大,故宜住院治疗。
囊虫病眼型和脑室型在比奎酮治疗前应选择性作手术治疗,否则会加重病情,引起失眠或颅内高压。比奎酮是治疗各型囊虫病的有效药物,服药后虫体多于4周内死亡。但比奎酮通过血脑屏障差,治疗脑囊虫病时,需多个疗程治疗,直至虫体在CT/MR观察下全数死亡,预防病情反复。
儿科虫病小儿囊虫病-论文
研究小儿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22例小儿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惊厥型14例,头痛型4例,脑炎型3例,混合型1例。头颅CT检查均有异常发现,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阳性为10例,血液抗体检查阳性为15例,抗原阳性为12例。
治疗用方案1:吡喹酮及强的松口服,6d为1疗程;方案2:丙硫咪唑及强的松口服,10d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均用3~4个疗程。有效率100%,均未观察到副反应。结论头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及免疫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吡喹酮、丙硫咪唑对小儿脑囊虫病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