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 肾炎的知识,慢性肾小球肾炎小儿,中医病名 水肿,虚劳。 简称:慢性肾炎 界说及释义 慢性肾小球肾炎系指病程延伸超越跨过1年,肾结果冉冉减退,终极招致慢性肾结果衰竭的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是病程在1年以上,尊长可达数年至数十年,有蛋白尿、血...
中医病名
水肿,虚劳。 简称:慢性肾炎
定义及释义
慢性肾小球肾炎系指病程迁延超过1年,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是病程在1年以上,长者可达数年至数十年,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发病机理
慢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仍不甚明了。其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无肯定关系,与急性肾炎一般也无肯定关系。多数认为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
病机探微
本病以脾肾亏损为基础,感受外邪而发病,或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外感六淫或劳倦内伤,使肺、脾、肾三脏受损。肺失宣降之力,气不化精而化水;脾失转输之能,土不制水而反克;肾失蒸化之职,水无所主而妄行,于是形成水肿。部分病人,脾肾阳虚,又可阳损及阴,肾病及肝,表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最后导致阴阳两虚。
肾失分清泌浊之功,脾失运化输布之力,致机体整个气化功能衰惫。脏腑虚损,生化无权,营血乏源,必然逐渐导致贫血。总之,本病病程绵长,病机复杂,病虽在肾,与五脏有关。一般早期治疗纠正脏腑的阴阳偏胜,则病情趋于稳定,或可痊愈。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病情,水肿及蛋白尿长期不消,可以导致阴阳衰败,湿浊上逆等危候发生。
病理生理学
根据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大部分病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或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电荷、分子量和沉积部位的不同,肾小球病变也不完全相同。病理改变累及双侧的大部分肾小球,常见病理类型有系膜增殖、膜性或膜增殖性肾炎及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程后期绝大部分肾小球均出现严重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1.脾虚湿泛
主证:面浮肢肿,神倦肢冷,少气懒言,纳呆便溏,泛恶,舌质淡,苔白滑,脉濡细。
分析:本证多因脾虚中阳不振,阳不化气,气不化水所致。水湿不运,滞留于肌腠皮下,而见面浮肢肿。湿邪阻滞,浊阴上泛,而见纳呆泛恶。
2.脾肾阳虚
主证: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面色huang白,神倦乏力,四肢厥冷,可伴胸水、腹水或阴囊肿大,纳呆呕恶,甚则喘咳气短,不得平卧,舌质淡,苔白润,舌边有齿痕,脉沉细。
分析:本证多因素体脾肾不足或久病损伤脾肾阳气所致。阳虚水泛,而见全身高度水肿。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故见四肢厥冷。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可见喘咳气短,不得平卧。
3.肝肾阴虚
主证:面目浮肿,下肢肿甚,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口干唇赤,头晕耳鸣,腰膝酸痰软,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数。
分析:本证多由于肾亏水不养肝,肝肾俱虚所致。肝失条达,三焦壅滞,决渎无权而见水肿。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
4.气阴两虚
主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弱。
分析:本证多因久病耗气伤阴所致。脾气虚可见少气乏力。卫表不固则易感。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内生,故可见午后低热。
西医诊断
症 状:1.一般表现:常有乏力、腰酸、纳差、恶心、呕吐。晚期伴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可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感觉异常等神经精神症状。
2.水肿:多为轻至中度,常见于眼睑及下肢,一般为非可凹性,如血浆蛋白下降明显则为可凹性,水肿程度亦较重。
3.高血压:常出现中等程度血压增高,以舒张压增高尤为明显。
4.贫血:是本病的常见症状,多为轻至中度,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潴留的代谢产物或毒性物质的抑制及营养不足有关。
5.眼底改变:与慢性血压增高有关。常见视网膜动脉细窄、迂曲、反光增强或絮状渗出物、灶性出血。
影象诊断:1.肾脏B超:常见双肾缩小,肾内结构紊乱,肾皮质变薄。
2.同位素肾图:呈功能受损型,a段降低,b段上升缓慢,峰值降低,峰时后延。
1.血常规:常见轻至中度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或伴有营养性贫血表现;继发感染时常见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2.血生化及肾功能测定:血浆蛋白多轻至中度降低,部分可明显降低,可伴高脂血症;尿素氮多数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部分病例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少数补体降低。
常见中等程度蛋白尿 (+~++),部分病例有肾病综合征表现,尿蛋白可为(+++~++++)。尿沉渣检查红细胞常超过10个/高倍视野,并有不同程度的管型尿。尿比重多低于1.015,晚期多固定于1.010左右。
鉴别诊断
1.狼疮性肾炎:半数以上病例有慢性肾炎表现,如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及慢性肾功能减退等。但多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其他特点。例如,好发于学龄或青春期女童;常伴发热、皮疹及关节症状;易发生心脏、肝脏及神经系统受累;血浆γ球蛋白明显升高;抗核抗体阳性;血中可查到狼疮细胞等。
2.遗传性肾炎:又称Alport综合征。多在幼年起病,具有慢性肾炎表现,病情进行性加重,最终发展至尿毒症。但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有家族史,并伴有进行性发展的神经性耳聋、晶体异常及色素性视网膜变性。
3.慢性肾盂肾炎:儿童少见,多继发于泌尿系畸形。晚期病例与慢性肾炎表现类似,如水肿、高血压、尿常规异常及肾功能减退等。但常有反复泌尿系感染史,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增多较明显,甚至可见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可为阳性,肾小管功能异常出现较早且较为严重,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盏呈杆状、扩张或瘢痕形成。
4.急性肾炎:易与既往病史不明显的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相混。但急性肾炎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4周,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于感染后较短时间内(多为5天以内)出现症状。而且,急性肾炎多无明显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多为一过性,与慢性肾炎的持续性异常不同。
预 后
预后极差。
并发症
常出现心脏损害及继发感染。前者可由高血压、贫血等多种因素引起,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紊乱,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后者系机体抵抗力下降所致,尤以泌尿系和呼吸道感染多见,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但易引起肾功能迸一步恶化,应予以注意。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治疗慢性肾炎,应温补脾肾以治其本,扶正祛邪以治其标,固肾敛精以复其元。此为治疗慢性肾炎三大要法。外邪侵袭,内伤脾肾为本病发生的根本病机,因此,在治疗本病演变的各个阶段,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或以祛邪为主,不忘扶正,二者不可偏废。
辨证选方
1.脾虚湿泛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方药:实脾饮或参苓白术散加减。附子、白术、茯苓、薏苡仁各10g,厚朴、干姜各6g,木香、甘草各3g。水湿过重加桂枝、猪苓、泽泻;气虚息短加黄芪、党参。
2.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茯苓、白术、仙灵脾、白芍各10g,附子、干姜各6g,甘草3g。虚寒甚者加肉桂、巴戟天;喘息自汗加炙黄芪、太子参;腹胀加木瓜、枳实。
3.肝肾阴虚
治法:补肾养肝,滋阴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生地、山萸肉各15g,丹皮、泽泻、川石斛各12g,菊花、五味子各6g。盗汗加牡蛎、龟板;大便干结加花粉、玄参;腰膝酸软加女贞子、菟丝子、桑椹子。
4.气阴两虚
治法:健脾益肾,养阴益气。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党参、黄芪、生地各15g,山萸肉、山药、丹皮各12g,茯苓、泽泻各9g,伴心悸气短者,合用生脉散。贴敷:取麝香0.3g,置于脐当中,用活鲫鱼肉剁成泥酱,敷于麝香上面,外罩油纸,再敷纱布,绷带固定,经24小时后将药除去。一般在敷药后4~6小时,即有肠鸣,小便增多,大便溏泄,可治疗慢性肾炎周身浮肿者。
中药:
1.芡实合剂:芡实15g,白术6g,茯苓10g,怀山药10g,菟丝子12g,金樱子12g,黄
精12g,百合10g,枇杷叶6g,党参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适用于慢性肾炎
脾肾两虚型。
2.黑豆薏仁饮:黑大豆30g,生熟薏仁各20g,赤小豆15g,荷叶6g。加水1000ml煮极
熟,任意食豆饮汁。适用于慢性肾炎尿蛋白经久不消者。
3.消尿蛋白饮:黄芪15g,龟板(先煎)30g,淮山药15g,薏苡仁15g,粟米须30g,杜
仲12g,扁豆15g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