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 鹅口疮的防范,小儿鹅口疮的双方面照顾护士,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病熏染的一种有数的浅表性皮肤熏染疾病。官方有称之为“雪口症”的。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多发的缘故缘故原因:多见于复生儿、营养不良、腹泻病、暂时应...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病感染的一种常见的浅表性皮肤感染疾病。民间有称之为“雪口症”的。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发生的原因: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病、长期应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的患儿;只有2~5%的正常新生儿,由于使用污染的哺乳器具或出生时吸入或咽下产道中定植的白色念珠菌而发病。
发病表现:症状特征是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色乳凝块样物,与新生儿吃奶留下的奶斑很难区别。如果用棉签能擦掉则为奶斑,不易擦掉则为鹅口疮。宝宝吃奶时会因疼痛而哭闹,严重以后可以蔓延到咽部、食道、气管会使婴儿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呕吐和吞咽困难。
妈妈护理
涂抹药物:
宝宝出现鹅口疮时,新妈妈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轻症乳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
清洗乳房: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新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如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口腔清洁:
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奶后,新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但不要用棉芊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粘膜。
喂奶时间控制:
宝宝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就医指征
1、 宝宝患鹅口疮后,应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2、 宝宝不愿意进食。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应去医院;
3、 若发现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应送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4、 治疗5~7天后仍未改善,或鹅口疮情况越来越严重应去医院。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